2019年是文旅融合發展的“元年”,王潮歌執導的大型文旅融合項目《只有峨眉山》的到來恰逢其時。通過打造戲劇幻城,創新探索文旅融合的全新業態。
《只有峨眉山》由四川省樂山市委、市政府、峨眉山旅游投資開發(集團)有限公司與王潮歌藝術團隊共同打造,也是樂山市“掛圖作戰”重點推進項目。其落地,將進一步助推峨眉山旅游世界級品牌打造,成為助力樂山建設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、推動四川文化旅游產業高質量發展、拉動區域經濟的重要引擎。同時,作為導演王潮歌繼“印象”“又見”系列后“只有”系列的開篇,該項目不僅打破傳統,更以藝術創新弘揚中華傳統文化,展現中國文化自信。

文化體驗演藝創新,促進文旅“深度融合”
《只有峨眉山》以“文化型寶庫”峨眉山為表現主體。峨眉山風景秀麗,文化資源豐富,享譽海內外,更是四川建設世界旅游目的地的龍頭旅游景區?梢哉f,峨眉山是四川的代表、中國的名片、世界的品牌,打造大型文旅融合項目《只有峨眉山》的示范效應輻射國內外,影響深遠。
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是一項系統工程。文旅融合落實到產業中,重在“融”、利在“合”。旅游追求差異,文化和旅游的融合,就是契合人性的差異化表達和差異化深度體驗。峨眉山文旅融合啟航揚帆,旅游演藝作為其中重要一環不可或缺!吨挥卸朊忌健穭撛煨缘匾月糜握叩奈幕w驗為突破口,通過現代藝術手段將峨眉山的文化元素轉化為場景、故事、演出體驗等,引發游客文化共鳴,促使景區由“門票經濟”向“體驗經濟”轉變。
此外,《只有峨眉山》延續了王潮歌以往作品的制作格局,將峨眉山景觀與劇場有機融合,打造目前中國最大的實景村落劇場。據悉,項目占地規模約8萬平米,室內劇場有6個觀演空間,實景村落劇場完整保留了26個院落,整個項目日最大游客接待量近1.5萬人。
在一定程度上,《只有峨眉山》打破了“室內表演”和“靜態觀看”的傳統戲劇演出模式,形成諸多突破性創新。觀眾將在中國最大的浸沒式劇場中行進體驗,看“沒有演員的表演”,在時間穿梭中感受“人間天上”的人生漫游。

打造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,展現中國文化自信
旅游是載體、文化是靈魂!吨挥卸朊忌健纷鳛“打造四川世界旅游目的地”的拳頭文化產品,從峨眉山的獨特文化景觀到行進式實景觀演中的鄉愁與人生哲思,助力讓峨眉旅游走向世界、讓世界了解中國峨眉。此外,以原生態舊村落為情感歸宿的《只有峨眉山》還展現出一個關于鄉愁的主題,這不僅僅是地域上的鄉愁,也是中國傳統文化層面的鄉愁。人們能在《只有峨眉山》里看到舊村落里的川蜀文化,看見巴山兒女為代表的中國人吃苦耐勞、隱忍向上和樂天派的精神。
導演王潮歌表示:“《只有峨眉山》是在展現中國文化和中國人的精神品格,我希望所有人都像背夫一樣堅韌前行,攀到山頂。到達山頂以后,會像站在云彩上一樣,俯瞰一個更美好的人間。”
當前,旅游演藝、旅游文化園區已成為文旅融合新業態迅速發展的典型!吨挥卸朊忌健犯玫爻恋砦幕糜蔚慕逃龑傩,做到了傳統文化的現代表達、中國文化的國際表達,在延續傳統優秀文化基礎上,為優質旅游提供了內容支撐,助力文化旅游深度融合,成為中國文旅融合的全新探索。

中國文旅融合新探索,拉動地區經濟發展
一般來說,文旅產品的功能價值會通過四點來體現——活化、轉化、深化和優化;罨怯矛F代的手段將固化的歷史和文化進行活化,轉化是通過產品來拉動潛在市場的需求,深化是通過產品去深化產業價值,優化則是提升由產品到產業的綜合優勢。
譬如,《只有峨眉山》中的“云之下”篇章為實景劇場,觀眾穿行其中,行進式感受峨眉山腳下這個小村莊里中國人生活的片段。某種程度上,該項目實現了舊村藝術化再利用,完成了“發展與保留、歷史與未來、科技與文化”相輔相生、和諧發展的新探索。
《只有峨眉山》的落地,或將成為四川文化品牌和經濟引擎,增加峨眉景區旅游收入,盤活周邊產業,促進就業,直接帶動樂山地區乃至四川的經濟發展。值得一提的是,《只有峨眉山》只是四川樂山文旅融合代表項目之一。近年來,一批優質文旅項目在樂山落地開花,加速樂山從“旅游城市”向“城市旅游”轉變。2019年上半年,樂山市共接待國內外游客3598.85萬人次,實現旅游總收入515.57億元,同比分別增長21.4%和16.49%。
如今的《只有峨眉山》,更將成為樂山市此前制定的“到2021年,文旅投資、旅游綜合收入實現‘雙千億’,旅游業占GDP的比重達到15%以上”目標的重要助力,樂山市的旅游產業也有望獲得一次飛躍性的提升。